首页 星云 工具 资源 星选 资讯 热门工具
:

PDF转图片 完全免费 小红书视频下载 无水印 抖音视频下载 无水印 数字星空

基于STM32F103的密码检测串口通信 包括源代码、仿真 功能 上电打印版权信息 按任意数字按键,打印相应按键信息 输入6位密码,正确密码为123456 #号键为 格,再次按*键为确认 密码正确

游戏开发 445.17KB 24 需要积分: 1
立即下载

资源介绍:

基于STM32F103的密码检测串口通信 包括源代码、仿真 功能 上电打印版权信息 按任意数字按键,打印相应按键信息 输入6位密码,正确密码为123456 #号键为 格,再次按*键为确认。 密码正确,打印密码正确;密码错误,打印密码错误,并归零输入。 3次连续错误,显示已锁定。 在OLED屏幕上显示3行日期命名的文件名。 文件名前面显示一个△符号,代表文件选择,2和8代表上下移动三角形选择文件。 实时在显示屏上显示电池的电压和电量
基于 STM32F103 的密码检测串口通信
在现代的社会生活中信息安全至关重要在许多场景下密码作为一种重要的认证方式被广泛应用
而在嵌入式系统中交互界面往往通过串口通信实现本文将介绍一种基于 STM32F103 的密码检
测串口通信方案旨在实现安全可靠的密码认证功能
首先我们将介绍这个系统的基本功能系统上电后会自动打印版权信息以确保系统的合法性
接下来用户可以通过按下任意数字按键以获取相应的按键信息在密码输入过程中用户需要输
入一个 6 位数的密码系统会验证密码的正确性正确密码为 123456如果密码输入正确系统将
打印密码正确的提示信息如果密码输入错误系统将打印密码错误的提示信息并将输入归零
连续输入密码错误 3 次后系统会显示已锁定的信息以保证系统的安全性
除了密码认证功能外本系统还在 OLED 屏幕上显示 3 行日期命名的文件名在文件名前面显示一
符号表示文件选择用户可以通过按下 2 8 键来上下移动三角形选择文件同时系统还实
时在显示屏上显示电池的电压和电量方便用户了解系统的工作状态
为了实现这一系统我们使用了 STM32F103 单片机作为主控芯片并编写了相应的源代码通过串
口通信我们将外部设备与单片机连接起来实现了密码检测和数据的传输同时我们使用仿真技
术进行系统的验证和测试确保系统的正确性和稳定性
在本系统中我们充分发挥了 STM32F103 单片机的优势其高性能的处理能力和丰富的外设资源使
得系统能够实现多项功能并且在处理大量数据时仍能保持高效运行通过合理设计和优化代码
们保证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我们还采用了 OLED 屏幕来显示信息使得界面更加友好和
直观
总结一下基于 STM32F103 的密码检测串口通信系统是一种安全可靠的密码认证方案通过合理的
设计和优化我们实现了密码输入验证和结果输出的功能并通过 OLED 屏幕显示了文件信息和电
池状态这一系统不仅具备实用性同时也充分发挥了 STM32F103 单片机的优势为嵌入式系统开
发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实践案例
通过以上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出基于 STM32F103 的密码检测串口通信系统具备多项实用功能
且在设计和实现过程中充分发挥了硬件资源的优势这一系统不仅满足了信息安全的需求同时也提
升了用户体验希望以上的介绍能够对读者有所启发并为嵌入式系统开发提供一些思路和技术参考

资源文件列表:

基于的密码检测串口.zip 大约有12个文件
  1. 1.jpg 288.73KB
  2. 2.jpg 172.49KB
  3. 基于的密码检测串口通信.html 11.85KB
  4. 基于的密码检测串口通信功能设计与.txt 2.34KB
  5. 基于的密码检测串口通信在本文中我们.doc 1.71KB
  6. 基于的密码检测串口通信在现代的社会生活中信息安全至.doc 1.92KB
  7. 基于的密码检测串口通信在现代社会中密码的.txt 1.8KB
  8. 基于的密码检测串口通信技术分析一概述.html 11.98KB
  9. 基于的密码检测串口通信技术分析一概述在这个快.txt 2.23KB
  10. 基于的密码检测串口通信技术博客.html 12.15KB
  11. 基于的密码检测串口通信技术博客.txt 2.15KB
  12. 密码检测与串口通信.html 11.32KB
0评论
提交 加载更多评论
其他资源 魔术公式 制动转向联合工况 椭圆曲线
魔术公式 制动转向联合工况 椭圆曲线
魔术公式 制动转向联合工况 椭圆曲线
开关电源方案550w高效率LLC电源图纸24V7.5A+48V7.5A 包含原理图pcb
开关电源方案550w高效率LLC电源图纸24V7.5A+48V7.5A 包含原理图pcb
开关电源方案550w高效率LLC电源图纸24V7.5A+48V7.5A
包含原理图pcb
粒子群 遗传 灰狼 磷虾群算法matlab 擅长各种智能算法程序,可实现传统算法和改进算法对比分析,可以实现单目标和多目标,并生成帕累托最优解集,该部分有现有程序和定制部分,咨询后拿后,程序本人编制
粒子群 遗传 灰狼 磷虾群算法matlab 擅长各种智能算法程序,可实现传统算法和改进算法对比分析,可以实现单目标和多目标,并生成帕累托最优解集,该部分有现有程序和定制部分,咨询后拿后,程序本人编制,提供讲解
粒子群 遗传 灰狼 磷虾群算法matlab
擅长各种智能算法程序,可实现传统算法和改进算法对比分析,可以实现单目标和多目标,并生成帕累托最优解集,该部分有现有程序和定制部分,咨询后拿后,程序本人编制
伺服中的7系完整方案,代码原理图,说明资料,非常全,1G多完整工程 可直接用
伺服中的7系完整方案,代码原理图,说明资料,非常全,1G多完整工程。 可直接用。
伺服中的7系完整方案,代码原理图,说明资料,非常全,1G多完整工程 
可直接用
FCS-MPC模型预测控制仿真
FCS-MPC模型预测控制仿真
FCS-MPC模型预测控制仿真
西门子PLC配KUKA机器人程序 程序为西门子S7-1500PLC博途调试: 西门子与KUKA机器人通讯; PLC控制KUKA机器人安全回路,设备安全装置控制; PLC与KUKA机器人信号交互,外部
西门子PLC配KUKA机器人程序 程序为西门子S7-1500PLC博途调试: 西门子与KUKA机器人通讯; PLC控制KUKA机器人安全回路,设备安全装置控制; PLC与KUKA机器人信号交互,外部自动控制; PLC控制KUKA机器人干涉区zone逻辑; PLC控制KUKA机器人程序段segment逻辑; PLC控制SEW电机变频运动程序; PLC控制外围设备夹具动作; PLC系统有手动 自动 强制 空循环 多车型运行方式; 配置触摸屏HMI,程序带详细注释等等。 项目为汽车焊装程序,工程大设备多程序复杂,是学习西门子PLC或调试项目绝佳参考案例。
西门子PLC配KUKA机器人程序 
程序为西门子S7-1500PLC博途调试:
西门子与KUKA机器人通讯;
PLC控制KUKA机器人安全回路,设备安全装置控制;
PLC与KUKA机器人信号交互,外部
深度神经网络的电力系统实时状态估计与预测源代码代码按照高水平文章复现,保证正确 利用深度神经网络(DNNs)进行电力系统实时监测 在IEEE 118系统的实际负载数据实验中,新的基于dnn的PSSE
深度神经网络的电力系统实时状态估计与预测源代码代码按照高水平文章复现,保证正确 利用深度神经网络(DNNs)进行电力系统实时监测。 在IEEE 118系统的实际负载数据实验中,新的基于dnn的PSSE方案的性能几乎优于竞争对手的数量级,包括广泛采用的Gauss-Newton PSSE求解器。 基于数据驱动的DNN的改进处理电力系统实时监测(估计和预测)。 为PSSE开发了Prox-linear网络,将网络神经网络与传统的基于物理的优化方法相结合。 在此基础上,引入深度DNN来预测历史(估计)电压对电力系统状态的影响。 基于模型的prox-linear网络的PSSE易于训练,计算成本低廉。 所提出的基于DNN预测考虑了电压时间序列中的长期非线性相关性,增强了PSSE。 在ieee57总线和118节点系统上使用真实负载数据进行的数值测试,说明了开发的方法相对于现有方案的优点。
分布式鲁棒电力系统状态估计 源代码,代码按照高水平文章复现 分布式PSSE方法它利用了传统的基于最小二乘的PSSE,并提供了一个鲁棒状态估计器 通过利用压缩采样,联合估计状态在IEEE14、IEEE
分布式鲁棒电力系统状态估计 源代码,代码按照高水平文章复现 分布式PSSE方法它利用了传统的基于最小二乘的PSSE,并提供了一个鲁棒状态估计器。 通过利用压缩采样,联合估计状态在IEEE14、IEEE118和4200节点基准上对新算法进行了数值评估。 仿真结果表明,在少量区域间交的情况下,可以达到所能达到的精度。 相量测量单元;SCADA测量;互联状态估计 局部域的分布式优化:MPC和网络流中的应用 通信高效的分布式算法,它找到一个向量x,使所有函数的总和最小化。 我们额外假设函数有相交的局部域,即每个函数只依赖于变量的一些组成部分。 因此,每个节点需要的是只知道x的一些分量,而不是整个向量。 这可以提高沟通效率。 我们将我们的算法应用于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D-MPC)和网络流问题,并通过在大型网络上的实验表明,提出的算法比现有的最先进的算法需要更少的通信来收敛。 指标项分布算法、交替方向乘子法(ADMM)、模型预测控制
分布式鲁棒电力系统状态估计 源代码,代码按照高水平文章复现
分布式PSSE方法它利用了传统的基于最小二乘的PSSE,并提供了一个鲁棒状态估计器 
通过利用压缩采样,联合估计状态在IEEE14、IEEE